欢迎您访问九三学社江苏委员会网站 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关于对我市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9-07-19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关于对我市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建议

九三学社扬州市委员会

    2016年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7年发表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从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营销的全产业链条角度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案,全国各地均根据中央指示和要求,开展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推出了一批典型。针对我市农业生产实际如何进行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各地在实际工作中,理清思路,发挥特色,通过不断探索、创新,从一、二、三产业联动角度,强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综合考虑提升我市农业产业的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

 一、我市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

       农业是最古老的职业,也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现代种植业已不简单是这种机械、单一的种与收的关系,更需要关注市场缺什么、消费者吃什么以及缺多少、吃多少的问题。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与“需求侧”相对应开展的结构性改革,即通过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提高产品供给侧结构、数量与质量,达到与产品需求侧的要求相适应的水平,其改革的核心是通过自身的努力调整,让农民生产出的产品,包括种类、质量和数量,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产地与消费地的无缝对接。目前我国生产的农产品中,大宗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作物的数量基本满足国内需求,但质量尚没有达到消费者的期望值,甚至还存在一些不良的品质,使得我国粮食呈现生产量、库存量、进口量“三量齐增”现象,出现了“边进口、边积压”、“洋货入市、国货入库”等现象,造成了我国农民收益与成本收入、产品产出不成比例、甚至种粮亏本的现象,而一些特色、特用产品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可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通过对种什么、怎么种、种多少以及收获的东西怎么加工、卖给谁等问题的解决,来实现对市场规律的重视和遵循,从而有效提升我国农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因此,针对我市种植业实际情况,当前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立足点一是根据“需求侧”的特点与需求、农民种植习惯、特色农产品分布与需求等合理规划不同类型作物种植规模,拓展市场农产品供应种类;二是适度调整作物种植制度与作物布局,发展作物“多元化”的生产结构,保证农产品在不同季节的供应数量;三是提升农产品关键品质指标的质量,特别是安全品质和食味品质,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四是着眼于产业,一、二、三产业联动运行,有序推进,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因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关键是国家和地方政府要调控好整体发展与调控规划,同时需要农民把控好自身生产的作物种类、质量和规模,并积极与加工产业链联合,提升整体效益。整体实现“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用现代工业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产业经济思想指导农业、用现代市场经济组织来管理农业”。

 二、我市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建议

 1、结合文化建设,提升广大农民精神文明层次与文化追求

    任何改革的实现,首先在于思想的转变与提升。广大农民对农业的认识程度、思想觉悟居次以及农民对现代农业科技的掌握水平、应用能力与采用态度,直接决定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现。因而,需要确立“富农先富民”、“知识是第一生产力”的思路,要转变农民的生产方式、经营思路,提升广大农民的精神与文化素质。一是提高基层农民精神、文化层次,处理好“国”与“家”的关系,不能将农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全看成是国家的事,更不能为追求经济效益而违规使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物质及其它有毒、高残留的农业物资,降低了产量质量;二是提高规模种植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经营主体的思想素质、社会责任意识与服务意识,不仅自己发家致富,更要成为带动大家富、全民富的带头人、排头兵;三是要强化农耕文化建设,做好农耕文化的宣传与传承工作,通过农村农耕文化园(乡、村)等多种形式,教育新一代有“立志从农”的意识,培育新一代有文化、有知识、有抱负的农民。

 2、围绕地方特色,打造与拓展特色农产品、名优产品,提升产品价值,拓宽农产品供给层次,增加农民收益。

    一村一品在我国发展已有近20年,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已越来越多地被广大农民群众认识和选择。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指出,要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养殖业、林果业、园艺业,发展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业优势主导产业;近几年的中央1号文件也反复强调,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县)一业,壮大县域经济,带动农民就业致富。这些均证明特色农产品、名优产品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

    因而在当前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应充分发挥地方特色农产品、优势农产品的示范、带动作用,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规划生产面积和供应规模,加快建立自然条件好、生产规模大、产业基础强、区位优势明显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不断放大优势农产品的辐射带动能力。在此基础上,结合地方特色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引进与筛选其它特色资源,形成新的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绝、人绝我转”的理念,实现种植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云南省总结提出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思路为:“精”扎根、“特”当家、“优”为本,“绿”发力、“早”活路、“热”增色,“精特优”是云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健康发展之纲, “绿早热”是推进云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促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较快发展之目地,这对我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依托地方特色产业,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打造精深加工产业链,推动产品转化和产业升级,提升产品质量和等级

    产品的效益一方面受制于生产能力(数量供应),另一方面受制于产品质量,而质量受制于产品的消费水平(数量与需求),且生产能力与质量也受市价格波动的显著影响。由于传统农业与其它产业关联度小,现代农业则是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条件下的高商品率农业,存在着多个相关联的环节,与其它相关产业必须结成“共生共赢”的产业体系,才能实现持续、高效。

    因而在当前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在规划好地方特色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特色农产品发展思路的基础上,应根据市场的有效需求,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整个生产、营销、流通、加工等各环节合理规划,通过建设专业特色市场、搭建物流平台、强化市场对接等手段,实现产、供、运、加、销一体化,实现“种类、数量、质量”有机统一。为实现这一思路,需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做好产业链中产品需求侧的工作,即产品的销路,以销定产,保证市场供给需求。二是在市场销售趋于饱和时,合理进行产品的转型升级,如提供的初级产品数量处于供过于求时,可通过延长产业链,由提升初级产品向提供次级产品、甚至精深加工产品转变,从而有效控制市场的供给量,减少市场价格波动,以最大化地实现农业生产效益,同时占领新的市场,拓展产品新收益。三是将产品开发与乡村产业发展联系起来,利用乡村自然环境、田园景观、村落保护、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农家生活、农村牧渔业生产、特色市场等资源条件,进行一、二、三产业联动开发。

4、发展作物“多元化”的生产结构,扩大特、新产品的种类供给,拓展新产品的市场供给

    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粮食作物-粮食作物”的一元结构或“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为主的二元结构,对解决我国温饱问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消费结构的改变,畜禽产品的需求量急剧上升,造成饲料作物的生产与消费增长很快,但平原地区的多元化的种植结构、农林业或农林复合系统等一直未能很好地形成,造成粮饲争地、争资源等矛盾突出,部分农牧结合区甚至出现了过度放牧的情况。2017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要求,加快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三元种植结构。”。从目前种植的作物结构看,我市主体结构“水稻-小麦”、“玉米-小麦”的复种轮作模式,种植的作物类型还偏少,其它类型的作物如棉花、油菜因用工多,面积逐渐减少,一些特用作物如蚕豆、大豆、荞麦、马铃薯等因消费量低而种植面积受到制约。因此,需围绕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结合特色产业、特色农产品、名优产品等,发展“粮食作物-饲料/肥源/药用作物等”多样化的二元或多元化的种植结构,形成复合生产体系,适合市场对多元化产品的需求。目前一些地方已形成了不同的生态模式,如“粮经-绿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模式、作物“间套轮”种植模式、“粮饲-猪-沼-肥”生态模式、“猪—沼—果”生态模式、“林果-粮经”立体生态模式、“林果-畜禽”复合生态模式等,均对我市的农业生产新模式的构建均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同时拓展作物的应用功能,要从往某一作物的 “单一或少量”功能向多元化功能发展。以小麦为例,以往小麦多作为食用(面粉和面制食品),少量饲用(籽粒或皮作为配合饲料)或工业用(酿酒原料),目前正在开发出鲜食用(小麦苗)、工业或深加工食品用(提取麦绿素、小麦苗茶、麦胚食品、膳食纤维、编织品、秸秆漆画等),这样产业链得以延伸,供给产品的范围得到扩大,有利于整个产业的发展。

 5、推进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普及,大力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单位面积农产品数量与效益

    传统农业的发展主要是靠资源、劳动和经验为主要手段进行生产,是自给自足、满足温饱的封闭型农业,农业运作空间狭窄、交易方式简单,而现代农业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依靠科技、装备、资本和改革创新来追求商品利润的效益型农业,最终要靠农业科技的支撑,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同时我国很多地区为追求农产品数量的不断增长,农业生产中使用大量的化肥、农药、农膜、除草剂、饲料、兽药、动植物激素等农业投入品,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加之农业供给侧的生产者欠缺培训,综合素质远不适应安全农产品供给的需求。

    因而从事现代种植业生产的农民必须提高科技文化素质、信息接受能力和市场经营水平,提高农产品品质、质量和竞争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合理开发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高效益。一是需要提升广大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提升接受新事物、新技术的能力;二是要掌握现代种植业生产科技,特别是现阶段规模化生产经营背景下,通过优化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四大要素组合方式,要掌握机械化、精简化、高效化的生产技术与技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三是提升规模种植大户(农场主、经营主体等)创新思维能力,特别是市场化条件下的产业协调供销、产品深度开发、互联网+的信息化营销能力,形成现代农业与其它相关产业结成“共生共赢”的产业体系,实现中高端农产品有效供给,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执笔:朱新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