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九三学社江苏委员会网站 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积极推进农业节能减排,切实改善生态环境

发布时间:2019-07-19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积极推进农业节能减排,切实改善生态环境
 

九三学社扬州市委员会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节能减排是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已成为衡量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在内的我国传统农业的生产规模有了巨大发展,但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未得到彻底改观,因此而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已越来越严重。扬州以建设“古代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为目标,着力打造“精致扬州、宜居扬州”;所以,积极推进我市农业节能减排,尤为重要。

一、扬州市农业发展与节能减排现状

(一)扬州市农业概况

    扬州市农业资源丰盛,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水产品主产区。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积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

    扬州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404亿元,同比增长9.5%。粮食生产实现十年丰,全年粮食总产量312.19万吨,增长1.2%;粮食单产每亩496公斤,较上年增长1.02%,居全省第三位。全年生猪出栏136万头,家禽出栏4429.18万只,肉类总产量18.45万吨,水产品产量39.4万吨。全年新建2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全市蔬菜基地面积达到62万亩,总产量约257万吨;改善灌溉面积30万亩,新增设施农(渔)业16.1万亩,新建设高标准农田22.8万亩。全年农业机械化总投入3.46亿元,增长33.1%,农业综合机械化作业率达到80%。新认定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1个,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增长25%。新增规模经营18.2万亩、工商登记家庭农场208个。新登记农民合作社409个。

(二)扬州市农业节能减排成效

    扬州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营造一个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扬州创造了条件。

    2007年10月我市就出台了《扬州市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意见,尤其是在农村节能减排方面,我市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全面实施农村小康节能行动计划。努力做好化肥和农药的控制使用、秸秆综合利用以及畜禽粪便处理工作,支持开发适合农村节能减排的环保新技术,大力发展秸秆还田、农村沼气、粪污处理利用等技术,全面构建并实施“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区域)处置”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

    “十二五”以来,扬州市切实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建立健全“组织领导、目标责任、政策激励、统计公布、考核评价、法制监督、多元投入、思想保证”等管理体系,大力实施“限制、改造、淘汰、监管、循环、优化”等关键举措。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工作稳步向前推进。

二、扬州市农业节能减排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市在农业节能减排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生态建设要求差距还很大,农业面源污染仍较严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化肥投入总量仍较高,农村水体富营养化

    水稻、小麦、油菜是我市主要的农作物,年种植面积占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的80%以上。目前,这些农作物化肥施用量普遍较高,并呈现出缓慢增长的趋势。化肥施用量偏高,直接带来生产化肥时的能源消耗及污染。另外,施肥结构也不合理,施肥方式粗放,导致肥料利用率偏低(现为30%左右),大量的氮、磷元素进入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破坏了水体生态。

    (二)秸秆禁烧现象依旧存在,能源浪费和污染严重

    我市农作物秸秆以稻、麦秸秆为主,占秸秆产生总量的近90%。目前,对于秸秆的利用方式主要有还田、薪材、饲料和沼气生产等,但利用率偏低,仅为年秸秆利用量左右,而大量秸秆则被农民纵火焚烧而浪费。每年夏、秋季节因大量焚烧烟雾的污染使空气质量严重下降,导致居民身体疾病甚至诱发交通事故的现象时有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

    (三)禽粪便无害化处理与综合利用的能力不足

    近年来,扬州畜牧业规模养殖发展较快,以养殖企业、养殖小区和专业大户为主的规模养殖比例达70%以上。规模养殖发展的同时,畜禽粪便的污染既使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又对畜牧业本身的健康发展造成危害。主要表现在畜禽粪便中含有或产生的有害气体、重金属元素、氮、磷以及病原微生物对空气、水源、土壤等的污染。据推算,全市年均畜禽粪便产生量达600多万吨,其中猪粪约60%多,家禽粪便量占30%左右。因多数饲养场(户)对畜禽粪处理与利用水平低下或根本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非常严重。调查资料显示,某些地区猪场的生化需氧量(BOD)高达1000~3000毫克/升,化学耗氧量(COD)高达2000~3000毫克/升,严重超出国家规定的污水排放标准。

    (四)部门监管和扶持力度不够

    污染治理工作离不开有关部门的长期有效监管和引导扶持。秸秆焚烧治理是个老大难问题,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尽管出台了《扬州市秸秆禁烧工作考核办法》,但从执行上来看,依然存在监管不力的问题。2014年6月,我市因农村秸秆焚烧严重污染空气,导致空气污染指数突破300,居全国之首。同样,依据《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规定,达不到排污标准的养殖场应进行关停,但调查发现,有些养殖场的治污设备设施只是应付检查的摆设,利用率不高。秸秆焚烧屡禁不止、粪便污染居高不下的背后除了监管处罚力度不够外,还有资源化利用的困境。政府不仅要抓治理,也要抓改造扶持,一推一拉,方能加快污染治理。

三、推进扬州市农业节能减排的对策建议

    现阶段,扬州市农业仍以粮食、畜禽和水产品生产为主,根据农业部提出的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十大技术,扬州农业节能减排的主要工作应该在化肥投入量的控减、农作物秸秆回收利用和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再利用等方面开展。

    (一)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推广环保新技术

    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精准农业,适度发展有机农业。以粪便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为原则发展生态型畜牧业。通过项目带动发展设施农业,培植示范基地,以点带面。尤其要积极引进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新装备,做大做强优势农产品。针对设施农业设备购置,应当加大补贴力度,完善补助政策,促进老旧设备更替和新设备推广。技术推广的力度仍需加强,积极运用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农村能源开发与利用技术、节约型农业生产技术、畜禽无害化处理技术等;鼓励和资助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农业节能减排新技术研究与开发。扬州市邗江区杨庙镇规划建设的环保产业园,集中进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和处置,这是扬州市引导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有益尝试。

    (二)推行节肥、节药、节水生产方式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减排种植制度和节水农业技术,实施保护性耕作,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科学施用化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化肥是高能耗的产品,生产每吨尿素需耗1.2~1.5吨煤炭。通过现有施肥技术的改进,可将化学氮肥施用量可降低20%左右,肥料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每年至少可节约4万吨化学氮,相当于减少10万吨煤炭消耗。
另外,鉴于生产中的农药、兽药滥用问题,应推广科学合理使用新技术,推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兽)药的研发。可通过建立多元化、社会化病虫害防治专业服务组织,实行统防统治,大力推广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提高综合防治水平。大力发展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水肥利用率。

    (三)引导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

    农业生产产生的废弃物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蕴藏着巨大的能源资源,如禽畜粪便中含有大量有机质、氮、磷等植物营养物,采用沼气发酵技术处理后,能产生高品质的清洁能源——沼气,以及优质的有机肥——沼渣沼液;农作物秸秆除还田外,也可以通过秸秆沼气、秸秆固化、秸秆发电等技术,将之转化成可再生的清洁能源。

    (四)强化监管落地和宣传普法无死角

    《扬州市行政效能问责暂行办法》明确了属地管理和责任分工,但仍需在执行层面加大力度。要完善监管机制,强化节能减排政策措施的执行力,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进展情况的考核和监督,定期公布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要把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推进农业节能减排工作,仅靠政府的推动引导还不够,需要广大农民和农业企业的支持和参与。市政府需着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宣传农业节能减排的重大意义,引导循环化的农牧业种养方式,积极提倡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组织开展节能减排进家庭、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学校等活动。开展诸如节能宣传周、低碳日、种植业和畜牧业废弃物资源再利用等主题宣传活动。

    总之,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做好扬州市农业节能减排工作,改善生态环境工作时不我待,必须只争朝夕,积小胜为大胜。改善生态环境也是全社会必须共同支持、共同参与、共同享有的事业。正如李克强总理强调的那样:“既然同呼吸,就要共奋斗,大家都尽一把力”。(执笔:黎寿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