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九三学社江苏委员会网站 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发展数字经济 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0-06-25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发展数字经济  助力乡村振兴

九三学社扬州市委员会

在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的内在动因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的形势下,中央一号文件在2018年首次提出数字乡村概念,2019年又对数字乡村战略在扶持政策方面予以具体和细化。为此我们应该主动融入、抢抓机遇,培育和壮大农业农村数字经济,不断催生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乡村产业质量变革、农村经济效率变革、乡村发展动力变革,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实施。

一、我市数字乡村建设现状

扬州市近年来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将数字乡村建设作为重点任务来抓,将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入农业农村发展,积极探索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路径,有力促进了乡村振兴。

一是将数字经济融入农业产业技术革新,数字农业发展不断加快当前,越来越多的技术被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为数字乡村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条件,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管理效率。扬州早就开始将网络融入农业生产过程的尝试,依靠互联网技术,改变以往只凭经验施肥灌溉的耕作方式,实现生产管理定量化和精确化,使种养殖变得更加科学。

二是将数字经济融入农产品流通营销,融合发展动能不断增强。扬州高度重视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用“互联网+”拓展营销体系,目前京东商城-中国特产-扬州馆、苏宁易购-中华特色馆-扬州馆等8家特色平台均已上线,6个50亿元产值连片的特色产业基地,正逐步打通线上线下营销环节。并涌现出一批千万级别的农业电商企业。

三是将数字经济融入农村政务服务管理,乡村治理质态不断提升在我市的大多镇级政府基本都建有自己的门户网站,“三资”管理信息系统已实现村级全覆盖,集体资产资源的招租处置、小型工程项目的招标等事项都通过该平台进行,有效提升了农业行政管理效率及其服务“三农”的能力。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的数字乡村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总体上看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正面临着一些发展短板,主要表现:

一是基础设施面临挑战。发展数字乡村,首先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物联网技术支撑。在我市,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农业信息通讯基础设施建设较慢,在计算机普及率、宽带使用率、信息入户率等方面,还满足不了数字乡村发展的需求。

二是深度融合困难重重。由于我市各地区农业农村环境存在多维度、多模态、分散不均的现象,对政府的精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建设,就涉及到多个部门、多个产业和地区各个层面都需要多方面的协作,要实现跨界融合困难重重。

三是资金投入受到制约。资金是发展数字乡村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由于数字乡村先期投入资金量较大,购置设备、安装、使用、维护成本较高,且短期内难以获得预期经济效益,涉农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对数字乡村前期投入存在较大顾虑,担心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四是专业人才资源匮乏。数字乡村建设科技含量较高,互联网+与农业农村的融合,对于从业人员有较高的要求,需要一批既懂农业技术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然而这种人才却非常短缺。

三、关于我市数字乡村建设的建议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我市数字乡村发展仍处于补齐短板、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因此,建议以提高政府有效供给为主线,全面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加快构建农村数字经济支撑保障体系、公共服务体系、资金保障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最终达到农产品有效供给、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有效治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是坚持科技应用和基础建设齐抓,构建农村数字经济支撑保障体系。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经营、农村的管理和服务,各个环节都和信息技术息息相关。因此,要抓牢关键技术,加快构建前端数据采集系统、传输系统、远程监控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充分利用相关系统在智能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农机定位耕种、饲料精准投放、疾病自动诊断、农产品安全监测等领域开展精细化作业,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农业经营网络化、农业管理数字化、农业服务精准化的目标。

二是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齐驱,优化农村数字经济公共服务体系。以政府公共数据开放共享为重点,加紧研究促进数据开放共享的政策规定,推动建立统一的数据采集传输标准、数据交换平台和数据共享机制。积极探索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机制和模式,强化平台的市场化运作功能,通过开发有市场需求的特色专业服务产品或加强与专业化服务机构的深度合作,突破部门、行业界限和体制性障碍,充分整合利用各类基础设施和信息平台资源,实现基础设施共建、信息资源共享、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业务协作协同,找到公共服务与市场服务的最佳结合点,搭建公共服务体系和服务平台。

三是坚持财政投入与社会参与并举,夯实农村数字经济资金保障体系。积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坚持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双向发力。在财政资金筹集方面,在整合利用现有专项资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政府财政资金投入,重点扶植规模大、实力强的物联网技术企业、农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带动互联网技术资本进入数字乡村领域。在社会资本筹集方面,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依法合规”的总体原则,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提供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积极参与数字乡村项目,努力解决数字乡村融资问题。

四是坚持外部引才与内部育才并行,健全农村数字经济人才培养体系。发展数字乡村的支撑是人才,要大力开展人才兴农行动,坚持外部引才与内部育才相结合,不断壮大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在“外部引才”方面,加强与科研院校的精准对接,加大人才招引力度,鼓励有识之士带团队、带项目、带资金到乡村创新创业,有效解决普遍存在的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同时,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涉农企业、合作社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相关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在“内部育才”方面,积极选派优秀农业科技人员进行研修深造,让其更好的熟悉数字乡村发展的先进理念、运作模式和技术操作。同时,加大职业农民的培训教育力度,培养一支高素质、懂技术、会经营的本土科技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