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九三学社江苏委员会网站 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程顺和

发布时间:2019-07-19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麦田里走出的院士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小麦育种专家程顺和
    在扬州市通往里下河农科所的扬子江北路上,人们总能看到一位书生模样的人:鼻梁上架着一副有机玻璃边框的低档眼镜,背着一只边角都已磨损的大号挎包,头上还常戴着一顶旧式老人帽。冬去春来,时光荏苒,这条路他走了34年,路边的小树现已亭亭如盖,他自己也从青年走向中年,直至成了一个67岁的老人。他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路人谁都不会去注意他,即使看见他了,也不会把他同被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奖的我省四大农业功臣联系在一起。而他,就是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研究员、小麦育种研究室主任、江苏省种子协会理事、前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扬州市委员会前副主委程顺和。
     2005年12月13日下午,中国工程院2005年50位当选院士名单在京公布,程顺和当选了,这是扬州市首次有专家当选,并且是江苏省农科院系统唯一、扬州“土生土长”培养起来的院士。
                                                         辛勤育种,硕果累累
     程顺和是江苏溧阳人,1962年毕业于南京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 1972年,他开始专门从事小麦育种,至今已有32年, 谈起自己的经历,程顺和总要提到前辈育种专家陈道元:“陈老先生是一个沉默寡言、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的人,心中、眼中、手中只有种子。”也许因为榜样的无穷力量,也许是因为性格使然,程顺和也成为这样的一个人。
     古人云:“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育种是一项繁重而周期又很长的工作,培育一个新品种大抵需要几十年的光阴,而这悠悠岁月中的辛劳又怎一个“苦”字了得!在每一年里,从秋播到夏收漫长的九个多月中,不管风吹雨打、烈日酷暑,都必须按时、按量按质在田里点种、记录、测试和对种子进行加工。麦田一样望去是一片葱绿,细细看来却是千姿百态,有的高,有的矮,有的麦芒长,有的干脆就没麦芒……为了寻找小麦育种上的突破点,程顺和常年累月泡在实验室、温室和试验田里,每天要在10多万株小麦行中观察记录、选择鉴定。一米左右的一条小麦垅就是一个新品种,诺大的一片麦田究竟有多少个品种,一时就真难以说清了;而且,这里根本无法使用大型收割机,因为每一个品种都要单独收割、存放。因此在小麦生长后期,他更是从早到晚在田里选种,雨天打把伞,晴天戴顶草帽,实在站不动了,干脆就跪下来观察,直跪得双腿麻木、两眼酸疼。长期以来,他的双膝上已结出了一层厚厚的茧子。几十年来,他就是这样全身心地投入了小麦育种和栽培研究工作,经常工作到深夜,平均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白天坐不下来,只能利用晚上看材料、写东西,经常到深更半夜才休息。生活轨迹就象是地地道道的苦行僧,只有读书、下田、开会、实验,没有娱乐、应酬、旅游、交际,难怪同事这样调侃:程顺和什么都有了就是没有时间。也难怪妻子这么嗔怪:“这个家是你的旅社和饭店,你只是在需要睡觉和吃饭的时候才回来”。实际上,兴趣广泛的程顺和何尝不愿意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他一直喜欢文艺和体育,可实在没时间;他又何尝不为自己无法照顾家庭而自责?1991年4月,他在去南京参加平中审定会的途中出了车祸,身受重伤,下颚脸部、额部撕裂、腰腿全伤,昏迷中进行了几个小时八十多针的缝合。差一点没命的他,从昏迷中清醒过来后仿佛突然“大彻大悟”:过去自己一心忙工作,太忽略妻儿和一生没得到孝敬的老母,今后定要好好补偿她们。深深的内疚使他潸然泪下。可是,等伤口刚拆线,小麦就又占据了他的整个脑子,时刻想到的就是试验田里正处在观察关键时期的麦苗,于是就背着医生和家人与助手在病房研究有关数据资料,后来干脆暗中叫助手在中午用三轮车将自己拉到试验田中进行观察记载,到下午快上班时再悄悄回到医院。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程顺和终于实现了小麦育种的新突破,培育出一个又一个小麦新品种:扬麦5号、6号、扬麦158、扬麦9号、10号、11号、12号等,累计推广4.5亿亩以上。其中,扬麦158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累计推广1.5亿亩,增产4亿多公斤。为此他也获得了多种奖项:扬麦5号作为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于199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他本人于1992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获王丹萍科学奖,1995年获首届中华农业科教奖,1997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996年获国家计委、科委和财政部联合颁发的先进个人证书,同年,应邀参加了我国“八五“攻关表彰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97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新品种扬麦158于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朱熔基、李岚清等同志的亲切接见,1999年获大北农科技进步奖,2001年获刘永龄科技奖,2001年出席省政府召开的江苏省农业四大功臣表彰大会,省委省政府领导亲自为他颁发了荣誉证书和20万元奖金。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九三学社中央韩启德主席亲自致信表示祝贺。 
                                                          科技攻关,勇攀高峰
     面对这么多的荣誉,程顺和却表现得十分淡漠,作为一个小麦育种专家,他最关心的是种子,因此对于几年前的两件事一直刻骨铭心。1996年5月,他到高邮市司徒镇考察扬麦158的田间长势,当地人告诉他:“农民看到小麦长得这么好,又喜又忧,喜的是增产了,忧的是卖粮难!”几个月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小麦项目主任拉加拉姆博士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对程顺和开玩笑:“你们的农民为什么卖粮难?就是因为你的品种产量太高了,而品质比不上我们,如果你们的品质再上去,就轮到我们卖粮难了。”这些话再次让他清醒地意识到小麦育种的任重道远。“是的,与中国入世后的市场时常需求相比,与农民们的愿望相比,我们的品种只能算过关,不能算过硬。”他常这样告诫自己。从此以后,这个育种家在研究种子的同时,也象企业家一样又开始瞄准市场。就小麦而言,我国最面广量大的消费主体是用来做馒头、轧面条的蒸煮类小麦,市场要求它们的面筋含量为28—30%,目前扬麦系统的小麦虽然能达到这个标准,但有两个缺陷,一个是筋力不够,另一个是多酚养化酶的活性偏强。通俗地讲就是制成的面条缺少“咬觉”,而且面粉及面点色泽不白不鲜亮。因此,许多注重色香味的饮食行业喜欢选择进口面粉而排斥本地小麦。为了解决品质问题,程顺和与他的助手们一如既往地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开始了新的征程,尽管这又是一条布满荆棘的小路。
面对日新月异的生物科学技术,“跟着感觉走”的田间选择育种越来越显得落后,于是,在年近花甲之时,程顺和又叩响了“转基因”大门。从1995年开始,里下河农科所的小麦育种室开始从全世界范围内收集控制性状的各种基因,他想用它打开阻碍红皮小麦奔向市场的锁。
为了更新知识,程顺和又继续付出巨大的代价:57岁时,他重
新拣起一个个早已成为过眼云烟的英语单词;59岁时,他用近乎僵硬的手指练习敲打电脑键盘;61岁时,他又刻苦钻研国内最先进的分子标记技术。他自嘲:“虽然廉颇老矣,但是壮心不已。” 
                                                      淡薄名利, 潜心钻研
    与程顺和交谈,会让人学到许多生活中不知道的东西:因为他不会告诉你他写了多少篇标题拗口的论文,以及登载在那些鲜为圈外人所知的杂志名称,他谈的最多的就是小麦:小麦的品种,适合生长的季节、适宜栽种的地区、适合做面条的、适合做饼干的,适合做面包的、适合做面疙瘩的、白皮的、红皮的……真是如数家珍,就像在谈自己的孩子。多年来,一直有好心的朋友或同行善意地提醒他:“老程,你别整天只钻进试验田里就不问窗外事了,你看看,同行中你的论文算少的了,如果把你的成果多变成些论文,这样才会对你更有利啊!”感激之余,程顺和也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是一计算后发现:太浪费时间和精力了!做试验研究新品种,只要把有用的数据留下来轻装上阵就行,如果要写论文就得将有用的、没用的数据统统留下来,一旦论文写成了、发表了,没用的还是没用,有用的不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反而占用了自己大量的本可以做许多有意义事的时间。他扪心自问:我研究小麦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名利吗?当然不!因此,他告诫自己:不要急于求成,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诱惑,一定要踏踏实实地搞研究,不断地提高小麦的品质,为农民增收做点实事。在自己从事几十年的科研工作面前,他是如此执着,堪称一个十足的“小麦痴”。有一年秋播时节,他连续几个星期马不停蹄地拟定试验计划、配置试验方案,天天忙到深更半夜,几个实习的学生都连喊“吃不消”,而年近花甲的程顺和却依然精力充沛,只有那高度近视的双眼已布满了血丝。年轻的实习学生不解地问他:“您的年龄都这么大了,工作强度却这么大,再说您搞的这些组合至少要15年才有可能出成果,现在付出那么多是为了什么呢?”程顺和淡然一笑,语重心长地说:“年龄大了并不影响我做试验呵!陈道元老先生以近八十岁的高龄仍每天坚持拿着尺下田,为后人打基础,这是育种人的良心和责任心,我们必须把这样的育种精神发扬光大。是否能在我手中出成果并不重要,为后来人打好育种材料的基础是才我的最终目的。”
目前我国科研与教育工作处于改革转型,浮躁与浮夸似乎成了许多人的通病,对这点他深感忧虑,认为培养一批求真务实的人显得尤为重要。因而当他以扬州大学客座教授的身份给学生讲课时指出:尽管这个社会非常复杂,但无论以后你们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一定要记住两个词�D�D“认真”和“务实”! 这其实也是程顺和多年在基层埋头苦干的真实写照,他用无声的行动为我国小麦育种工作取得新突破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也影响了一大批青年学子和研究人员,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早已功成名就的程顺和现在最想干的是什么呢?“近年国家颁布了为解决三农问题的1号文件,作为一名农业战线上的科技工作者,我觉得任重而道远,看到上上下下都那么重视农业生产,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真想再干他个50年!”他微笑着、轻声地而又有力说,双目充满希望地看着远方,仿佛看到了绚丽多彩的满天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