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九三学社江苏委员会网站 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扬州应筹建刺绣艺术博物馆

发布时间:2019-07-19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扬州市政府于2006年12月制定印发的《扬州文化博览城建设规划纲要(2006—2020)》,是一份重要的文件。建设文化博览城是传承扬州文化特色、提升扬州城市形象、城市品位和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开发文化资源、建设旅游名城的重要手段。《纲要》对今后15年的扬州文化博览城建设和发展进行了全面规划,总体目标是:通过三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在扬州市区建成100个左右门类齐全、内容丰富、向社会开放的文化博览场所,打造出一批能充分体现扬州地方特色的精品项目,形成扬州文化博览城的品牌。这是一个宏伟的计划,也是个十分鼓舞人心的规划。
《纲要》提出:“要完善并提升已建41处文化博览场所的功能,进一步做优做强”,其中有扬州工艺美术馆、扬州玉器艺术馆、扬州民间收藏馆等;“要新建、改建、扩建十类68个文化博览项目”,其中的民间艺术类中有:建设综合性的扬州民间艺术博物馆(含扬州八刻艺术专题博物馆、扬州剪纸艺术馆)、改造扬州玉器博物馆、改造扬州漆器博物馆、新建扬州琴筝艺术博物馆、新建扬州玩具博物馆、新建扬州灯彩博物馆等。但令人遗憾的是,《纲要》没有提到要建刺绣博物馆。
我们建议筹建扬州刺绣艺术博物馆,理由如下:
1、扬州刺绣历史悠久、影响广泛
扬州刺绣源于汉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两千多年来,扬绣艺人们经过世代传承和探索,形成了格调高雅、飘逸传神的扬绣风格。1980年在扬州西北天山出土的西汉广陵王刘胥夫人墓中发现了刺绣品,其精美细致可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绣品相比美(实物现存南京博物院)。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随行者有绣师,并带有许多绣品,其中有功德绣《普集变》一铺、阿弥陀如来像一铺、绣千手像一铺、救世观世音像一铺等。清代前期,清廷通过江宁织造和两淮盐政经常向扬州征收手绣贡品。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宫档案《全宗进单》的记录,乾隆年间两淮盐政向宫廷进贡各式缎绣龙袍、龙褂有12袭,各种手绣小件如香袋、迎手、靠垫、榻垫、靠褥、插屏、绣墩等共60多件(对)。扬州刺绣影响广泛,上至宫廷贡品,下至百姓家用,无不与其联系密切。自古扬城多绣师,向有“广陵女子善绣”之说。至清代扬州绣工已逾万名,且历经二、三百年不衰。清代扬州有彩衣街、翠花街,诸色锦绣衣衫及各式绣品集中经营于此街。
2、扬州刺绣技艺精湛、不断创新
扬绣素以劈丝精细、针法缜密、色彩雅致、表现力强着称。绣品艳丽、工整、细洁。新中国成立后,扬绣不断创新,先后发展了诗情画意的仿古绣和神韵天然的写意绣,在绣坛上再放异彩。仿古绣是扬绣在题材上的大胆创新。它以优秀字画为蓝本,多取材于古代名家山水花鸟画幅,画稿诗意深邃、构图层次清晰、色彩雅致柔和、绣法讲究丝路,使作品表现出古朴高雅之意境、清和闲适之神韵。写意绣是扬绣在技法上的重大突破。绣师们制作水墨写意绣时,以针代笔,以线代墨,将画理与绣理融为一体,灵活运用各种针法,完全表现出了原作的笔墨精神,增强了原作的艺术感染力。
扬州的写意绣以扬州八怪画本为主,代表作有郑燮的《兰竹》、金农的《梅花》、黄慎的《麻姑献寿》等。近现代名人作品的题材亦日渐丰富,精品有绣制徐悲鸿的《奔马》、李苦禅的《鱼鹰》、刘旦宅的《屈原行吟图》、《唐人击鞠图》、范曾的《东坡簪花图》、陈大羽的《迎春》、钱松�堑摹对嬖笆锕狻返取U庑┳髌非擅钤擞酶髦终敕ǎ�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我国写意画潇洒俊逸的笔墨神韵和工笔画的精致严谨、古朴传神,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针线入微之处,常常丰富和加强了原画的艺术感染力,即令画家本人也赞赏不止。如《鱼鹰》,以活泼多样的针法,绣制出水墨淋漓的效果,浓淡渲染,虚实相向,气韵生动,灵秀古雅,被评为“绣坛佳作,创造性的贡献”。李苦禅认为比他的原画更精彩。《屈原行吟图》绣制得潇洒脱俗,生动的形象,飘逸的衣衫,刻划出屈原的翩翩风度和高尚情操。刘旦宅来扬州看到后说:“绣出了我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当代最负盛名的手绣艺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苏州刺绣研究所所长顾文霞来扬州绣品厂参观后,对扬州的仿古绣和写意绣十分欣赏,评价很高。
3、扬州刺绣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1963年,日本佛教协会会长来扬州参加鉴真大师圆寂1200周年纪念会,专门观赏了扬州手绣《鉴真像》,绣像端庄安祥,闭目含笑,十分传神地表现了大师的神韵,与日本国宝鉴真干漆夹�塑像有异曲同工之妙,使日本友人赞叹不已。1964年,扬州11幅手绣精品(有《兰竹》、《奔马》、《鉴真像》等)被外交部选为国家礼品,赠送给外国贵宾。1983年,扬州市与日本厚木市结为友好城市,扬州绣品厂特地绣制了《双花并绝,友谊长存》绣屏祝贺,现陈列于厚木市政府大厅。1985年扬州绣品厂应邀组织刺绣表演团赴日本访问表演,绣师李寿年、吴晓平作了仿古山水绣《龙舟竞渡》、花鸟绣《桃花鸳鸯》、写意绣《板桥竹》和双面绣《松鹤》的刺绣表演,纤纤妙手穿针引线似龙飞凤舞,精湛绣艺博得日本各界观众的一致好评。
4、扬州刺绣技艺有杰出的传承人
陆树娴,首届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首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之一。她是扬州仿古写意绣的创始人之一,培养出大批扬绣人才。她总结出一套独特的刺绣针法,尤其擅长刺绣扬州八怪作品,采用“施针”、“散套针”、“乱针”等多种针法揉和使用的技艺手法,着力表现原作的笔墨精神,为扬绣的传承及创新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她于1979年绣制完成黄慎的《麻姑献寿》,被业内人士一致看好。2007年4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专程来扬州看望了84岁的陆大师。冯骥才盛赞陆树娴为国宝级人物,称赞《麻姑献寿》绣出了笔墨的浓淡湿干、笔锋枯润和画意精神,艺术价值很高,充分体现了扬州这块土地的文化精神。
臧经国,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从事刺绣创作设计30余年,研制创新了多种新针法,设计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双面绣《沉香亭》获2004年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优秀作品奖;单面绣《骑驴寻梅》获2005年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银奖。
吴晓平,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从事刺绣事业30余年,曾代表扬绣赴日本表演。2002年,创作大型双面绣地屏《蓬莱仙境》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展出,受到国家领导人赞扬。她绣制的仿古山水绣《行旅图》、《华岳高秋》,均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上获优秀奖,是扬州刺绣界的领军人物。
综上所述,扬绣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一朵奇葩,被誉为“中国名绣”之一。扬州刺绣技艺已于2006年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前,扬州扬绣刺绣艺术研究所正在积极准备把扬州刺绣技艺申报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项目。扬绣是很有扬州地方特色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资源,完全可以为打造扬州文化博览城增光添彩的,因此,筹建扬州刺绣艺术博物馆是必要的。敬请有关领导予以考虑。目前扬州刺绣业处境较为艰难,希望政府给予大力扶持。
致谢:本文撰写过程中得到扬州扬绣刺绣艺术研究所陈平凯副所长的帮助和指教,并提供宝贵资料,谨此致谢。


扬大盐阜路校区支社 赵苇航